王蓬|河西名城:武威


点击关注 | 文学依然神圣
作家专栏栏
1-凉州古城楼与西安城楼一样高大
编者按:日前,陕西作家王蓬历时三十年寻叩古道, 完成《从长安到罗马》《从长安到拉萨》《从长安到川滇》丝路系列作品,由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三部六本力作,共1644页, 182万字。这套丝路系列作品是陕西省委宣传部推出的重大文化精品项目。一经出版便被新华社、人民网、华夏经纬网、文化艺术网、中国图书网、陕西传媒网、中国甘肃网等多家媒体重头推出,仅新华网浏览量近50万。《中华读书报》也刊发书评,引发读者广泛关注,为让读者感受到三条历史悠久的古道百科全书式的独特景观,欣赏到古道沿途引人入胜的风俗长卷,和“一带一路”新丝路日新月异的壮阔变迁。浅海文苑将以每周一篇刊出,以飨读者。
河西名城:武威
文/王蓬
凉州七里十万家
吾闻昔日西凉州,人烟扑地桑柘稠。
葡萄酒熟姿行乐,红艳青旗朱粉楼。
——唐·元稹《西凉伎》
这是古人歌颂咏叹武威厚厚一本诗集中的一首,也许不是最出名的,但却最形象地描绘了武威的繁华与风景。
自西汉名将卫青、霍去病大破屡犯中原的匈奴,夺得河西走廊,为守卫这片来之不易的疆土,更为切断匈奴与胡羌的联系,汉武帝在千里河西设立四郡。武威作为进入河西走廊的第一要镇,取“武力威镇”之意而设立。
张骞凿空,班超定远,丝绸之路的开通给武威这个塞外边城几度带来繁荣。不管是西出阳关的客商,戍守边关的将士,还是往来的使节,传教的僧侣,告别繁华的长安,一路西行,黄尘漫漫,戈壁流沙,日渐苍凉,疲惫与乡愁,俱上心头。
2-武威祁連天祝风光
此刻,踏上一片绿洲,远眺城垣,喜悦顿上心头,可以获得歇息,可以有热呼可口的饭菜,有佳肴美酒,所赶骡马也需加添草料,缓解疲惫,心中该有多少安慰。尤其是那些路途艰辛迟迟赶到的驼队马帮,暮色中响着焦急的铃声,赶马人粗犷高亢的吆喝,一串亮起的火把在戈壁滩上移动。此刻绿洲上的任何一处驿镇都会寄托陌路人的多少希望,何况是设郡悠久,名播古今的武威!
武威首先在于形胜。离开兰州,进入河西、永登一线,两山夹峙,地形局促;天祝海拔三千,只宜藏民放牧;至古浪两边山脉方才渐次退开;到武威南面祁连雪峰已远在天边与北地龙首山拱围起百里开阔的平原,祁连积雪也由多条溪流的石羊水系,滋润了广袤的牧场与绿洲,山脚下是雄浑壮阔,苍凉悲壮的草原风景,如带的溪水蜿蜒,胡杨成片,茂密的牧草覆盖着起伏的岗峦山坡,完全是一派“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阔气象。每临晨昏,朝霞夕阳似火,照亮草原每一处角落,大群的牛羊出牧或归来,牧人甩动响鞭,牛犊羊羔撒欢,一顶顶帐篷上飘起长长袅袅的炊烟,奶茶的香味在草原飘拂,召唤着家家牧人。祁连牧场秋季景色最为壮观,石羊河水量充沛,蜿蜒而来,两岸牧草茂密齐腰,胡杨树叶黄了,在阳光中金黄透亮,秋高马肥,晋时就有“凉州大马走遍天下”的美誉。一群群剽悍的骏马,疾风般掠过草原。远处的雪峰耸立似屏,近处的秋阳牧草如诗,秋风中奔驰的骏马构成一幅塞外草原壮阔的图画。
武威不仅自然风光壮美,两千多年设郡建州,还曾数度成为割据政权的国都,留下众多的古建筑、古佛寺、古墓葬、古长城、古遗址,为武威平添一道人文风景。
武威自西汉设郡起便筑长城,在塞外荒山大戈壁上利用苇草沙石筑就坚固边城,还配以烽燧狄楼、城堡瞭望台,若有敌情,便点起苇炬报警。晴空之下,狼烟冲天,可迅速调集军队拒敌,有力保障边塞丝路安宁。历千年风雨,武威境内至今尚存长城百余公里,有些地段仍巍然高耸,让人感受到当年御敌雄姿;有些地段则仅存残垣,亦给人岁月沧桑的强烈印象。目睹荒岭大漠的蜿蜒边城,对先贤志士的崇敬会油然而生。
武威城北有座高台,虽已荒芜,却来历非凡。宋时,党项羌人占据宁夏、立国西夏,屡犯河西。北宋王朝派大将狄青镇守武威,在城北筑高台瞭望敌情,为纪念这位爱国将领称为狄台。如今已成为一处凭吊古迹,缅怀先人业绩去处,登台远眺,武威街市,绿野平畴,祁连雪峰尽入眼底,让人心胸器局也顿为开阔。
3–祁连山寺庙佛塑
武威西南方向则有一座金塔寺,寺内有塔,原本砖石砌衬,青灰之色,因塔寺背景为祁连雪峰,每逢晴日,夕阳西下,彩霞布空,在大片紫红色彩霞映衬之下,寺内高塔熠熠生辉,云蒸霞蔚,如披佛袍,一片金色,索性称做金塔寺了。武威原为佛教东传必经之地,建有不少庙宇,前秦时还把西域高僧鸠摩罗什留在武威传教,罗什不仅是佛学大师,还精通汉文,曾在武威翻译经典三百多卷,对佛教传播起了很大作用。他去世后,为纪念这位大师,武威修了罗什塔,至今还矗立于武威城区。距武威城区东南20多公里的百塔村, 耸立着一百多座高低参差的佛塔,不仅在祁连雪峰映衬下十分壮观,更关键是因在元时,是西藏宗教领袖萨迦、班智达与蒙元代表阔端举行“凉州会谈”之地,是西藏归属祖国七百六十多年的历史见证。百塔寺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再是天梯山中历代所凿佛窟,留有大量佛塑、佛雕与壁画,其精美程度,足以和敦煌艺术媲美。
4-武威百塔寺;系元初西藏归属祖国签約之地
陇右言学之冠
到武威必去文庙,这座规模宏阔,已有近七百多年历史的古建筑群落是见证武威,甚至可以说是见证整个河西走廊文化教育发展的缩影。进文庙则必参观《西夏碑》,因为此碑见证了一个建立国家达二百年之久的少数民族政权西夏国,还见证了他们创造的比繁体汉字还要复杂的西夏文字。游览武威,阅读明白了文庙与西夏奇碑也就明白了半个武威。
武威文庙素有“陇右言学之冠”的美誉,用今天的话说是河西走廊的最高学府,这也是武威在河西的特殊位置决定的。自西汉河西归汉,武威做为联系中原与西域的要镇,在设郡立县,迁民实边,兴修水利,垦荒生产,站稳脚跟之后,在汉时已被尊为国学的儒家文化必然要随疆域的开拓巩固而传播。在之后几千年中,武威正是做为华夏文明、儒家文化在河西乃至整个西域一个支撑和传播重镇,成为河西群众对中原文化一种精神的认同和情感的依托所在。武威的文庙那东、中、西三组规模宏阔的建筑,与整个中原华夏大地的文庙格局一致、一脉相承,那些供奉孔子的殿堂,那魁星楼和文昌宫,那高悬于梁柱的碑匾楹联至今让人望之肃然。整个文庙建筑群,则是深深体现着儒学的中庸与平和,布局绝对对称,结构务必严谨,整体则庄严雄伟。前殿匾联林立,后院松柏参天,一派雅静肃穆。遥想当年官吏使节、出征士卒、往来商旅,来到河西,见到这与内地并无二致的文庙,精神情感会何等亲切,会感叹“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会觉得这塞外边城如同故乡一般可亲,一种柔和凝聚感会油然而生。河西群众与学子则正是通过去文庙学宫学习与深造,才历代学人辈出、薪火相传。这样,文庙所代表的中原儒学文化也就在千里河西传播开来,生生不息。
5-武威文庙一角
武威或者说河西文化如果仅仅局限于文庙也就无了生机,恰是通过文庙传播开来,在广阔的河西大地上绽出了瑰丽的奇葩。汉唐以降、张骞凿空、班超定远,卫青、霍去病征战大军的战旗想必掠过祁连山的流云,万骑战马铁蹄叩击过河西大地。仅是唐代诗人到过武威,写过凉州的就能列出长长一串:岑参、高适、王维、元稹、王之涣、王昌龄……以至《凉州词》、《西凉伎》、《凉州乐曲》风靡长安,倾倒宫廷。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元稹的“吾闻昔日西凉州,人烟扑地桑柘稠,”都是咏叹凉州,赞美河西的千古绝唱。
武威文化的繁荣绝非偶然,有强烈的地域特色,祁连千年雪峰,戈壁大漠烟尘,边城塞外瑰丽的自然景观,汉唐“文治武功”的千年积淀。再是多种游牧民族匈奴、月氏、党项、吐蕃与中原汉民族的融和,“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凉州女儿上高楼,梳头已学京都样”的胡汉杂居,多种生活习俗,多元文化的汇集交流,使得武威河西的文化脉流益发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千年岁月已使文庙成为武威文化的象征与见证。
6-武威文庙
目前,文庙除保留相当的建筑规模,历代匾额、碑刻、藏经、字画,弥足珍贵的汉代竹简,唐朝木雕之外,还有一通被列为国家首批重点文物的西夏碑刻。正是这通无比寻常的碑刻,见证了武威乃至河西非同寻常的一段历史。
中外闻名《西夏碑》
北宋时期,西部羌人的一支党项羌发展壮大,有十几万拥有马上优势的骑兵,占据了以宁夏为中心,包括陕西北部和整个河西走廊地区。敦煌莫高窟的藏经洞就是在党项人占据河西,动乱中驻寺和尚仓皇逃难时,把经卷藏起来,原想动乱过后再回来,不想党项建立了西夏国,长达200年,和尚再没回来,藏经洞也就封闭了近千年,直到1900年被王道士发现,这是后话。
西夏国虽然属游牧民族党项人创建,但其开国元首李元昊却十分杰出。他通晓汉语,熟悉北宋的典章制度,注意了解中原发展生产、商贸情况,尤其吸取宋朝统治经验,对佛学也不排斥,在建国前后还常礼遇中原流落河西的士人,注意发挥他们的专长。西夏文便是起用汉族知识分子为其在汉字基础上创造出来,用以记载西夏的典章与法律。可惜的是西夏立国,后被成吉思汗大军荡平,西夏文毁于战乱,存留极少。再是积淀千年,这种比繁体汉字还要复杂的文字也无人能识,目前国际上也仅有几位专家能够部分破译,成了千古之谜。
现存武威文庙的这通石碑全称为《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正面用西夏文提供了极其难得的史料价值。背面用汉文书写,这就能把两种文字对照,为破译西夏文提供了可能。此碑在清嘉庆年间为武威籍金石学家张澍发现,当时就在金石学术界引起轰动。之后,虽还有零星西夏文镌刻发现,但就时间来讲,都较《西夏碑》晚,且没有西夏文与汉文对照,所以《西夏碑》就不仅是块碑刻,还成为破译一种少数民族语言,乃至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和国家的“字典”,无怪被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
7-武威街头厮杀正酣
今日武威胜凉州
今日武威颇具现代城市规模,高楼林立,街道宽阔,市容整洁,商贸繁荣。印象至深是首次探访武威时参观一处沙漠园林,沿途20余公里,得以饱览农舍田野。完全出乎想象,极目田畴绿野,沟渠纵横,渠水满溢,渠岸栽满笔挺环抱的参天白杨,一派塞上江南风光。所经村落,也皆家家四合院落,干净清爽。和关中平原八百里秦川一带富庶村落并无二致。据介绍,武威人口逾百万,若是唐人作诗,该写:“今日武威胜凉州了”。
在漫长岁月中,像武威这样一座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名城,会有些独特的文化积淀渗透到群众日常生活之中,比如端午这天,武威人相信在唐代始建的大云寺钟楼去摸钟会一年吉祥。于是每当这天,大云寺万头攒动,甚至要出动警力维持秩序。河西的文友陈淮告诉我,武威城区的茶馆,常常会有许多结伴而来的农村老太太,专门来到这里,十分闲适地品茶、聊天,度过半天闲暇时光。他还拍了些照片,收进作品集。果然,那些老太太脸上的雍容大气,安详笃定,那是大学者们才会有的神气啊!
8–武威雷台传统礼仪
经典回顾
王蓬/三訪郎木寺
王蓬/折多风雪川藏线
王蓬/金牛古道新景
王蓬/瞿家大院记
王蓬/傥骆道风景
王蓬/褒斜连云陈仓考
王蓬/黄河古渡越天险
王蓬/丝路重镇兰州
王蓬/高原古城西宁
王蓬/诸葛亮在汉中事考
王蓬/秦蜀古道探访记
王蓬/青木川镇记
王蓬/泸沽湖畔·走婚男女
作者简介
(说明:王蓬和他的著作)
王蓬,国家一级作家二级岗位(二级教授)曾任陕西作协副主席、汉中市文联主席、作协主席。創作40余年,结集50余部。曾获国家图书奖、冰心散文奖、柳青文学奖、全国首届徐霞客游记奖等多项奖励,并有多种著述翻译国外。系国务院享受特殊津贴专家、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

欢迎投稿至邮箱:1004961216@qq.com
如有疑问可在后台留言询问
欢迎关注“浅海文苑”

赞 (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