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怨,是对自己的诅咒

在中文里,言语和语言并不是同一个词,“言语”其实就是“说”,这个词大多数人已经不太会用了,但北京人还会说,“你怎么不言语一声啊?”,而“语言”则是指人类表达的意思,交流的思想内容,但是当用在口语里,和“文字”这个词相对阐述的时候,会特指我们说话的内容。
最近在读美国科幻作家特德·姜的《你一生的故事》,这是一部短篇集,其中第一篇《你一生的故事》就是几年前的科幻电影《降临》的原著。故事说的是,外星人来到地球,语言学家被派去和外星人(小说里把他们称为七肢桶,我想这是为了和其他星球的外星人区别。)沟通,语言学家在学习七肢通的语言时,发现它们的语言和思维习惯都不是按照时间线的逻辑进行线性描述的,由于思维习惯彻底的不同,七肢桶们有预知未来的能力(这个在小说中有具体的技术性的阐述,就不讲了。)可能因为我也是学语言的,所以语言学家提到了一个问题,让我觉得特别有意思:
“要是七肢桶事先早已知道它们会说什么,会听到什么,为什么还要白费唇舌浪费语言?这是一个合乎情理的问题。但问题是,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也是一种行动。按照语言——行为理论,诸如“你被逮捕了”“我将为这艘船命名为……”“我保证”这些语词,其本身就是行为,仅当发出这些于此之后才算完成——话一出口,行为既成。对于这些行为而言,预知会说出什么话并没有太大关系。婚礼上人人都知道会有一句“我现在宣布你们称为夫妻”,着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主婚人说出这一句话。没有这句话,但有其他仪式是不行的。对于陈述这句话而言,说话就是行动。
对于七肢桶来说,所有说出口的话,都是行为性的。它们所说的话不是用来交流思想,而是用来完成行为。无论什么对话,七肢桶全都事先知道双方会说些什么,这是事实。但为了让它们所知道的对话变为真正的事实,对话仍然必须进行。”
所以,写作上有“怎么说,就代表说什么”,言语本身就是一个行为,这个行为的完成,本身就有其意义。而不仅仅是表达的内容才具有其意义。恋人之间总希望听到对方一遍遍的说“我爱你”,并不等于他们不相信对方爱自己,但他们希望这爱情更有现实感。你肯说你爱我,这个行为本身对正热恋中的人来说,就具有非凡的意义。
我一直以来的一个迷信。几乎是从这一点反推而来的。作为一个写作的人,我始终相信语言是有魔力的,一个人说什么,写什么,怎么写,怎么说,常常会反过来直接造成对自己和身边人的心理暗示,从而对自己的生活其到作用。因此很多东西,我选择不写,不是因为自视清高,而是了解语言的力量,对言语,对生活都怀有敬畏之心。
举个例子,这些年来,我一直有一个观察,就是身边不抱怨的人,可能也有生活得不好的,但是整天抱怨的人,我几乎没有看到一个生活过得好的。而且常常是越过越不好。如果语言真的是有魔力的,抱怨就像咒语,每天抱怨,就像是每天对自己的诅咒,也同时诅咒着自己身边的人,念着念着,日子就真的变成他们说的那样了。
许多人觉得这些都只是负气的话,只是说说,解解气而已,但是就像前面讲的,说话就是行动。你要是不想让它成为真正的事实,就别总把它们挂在嘴边上说。否则,你恐怕会“如愿以偿”的。
有朋友问,那我心里憋屈,抱怨一句两句还不行了吗?当然行,这端视你自己的命有多硬,能扛得住吧。视你身边人的心理素质有多强大,能扛得住这样长期的心理暗示不受影响。抱怨这种事,偶发行为,是心理压力疏解,成为了生活常态,就会变成一种魔咒。不过谁要是看完这篇文章后跟我抬杠,觉得我就要天天抱怨怎么了?其实我也是没所谓的,我只是阐述一个想法,毕竟别人的生活与我无关,你自己的日子,你高兴就好。
注:特德·姜是美国华裔科幻作家,他到目前为止只写了八个短篇小说,但是就这八篇小说,让他获得过雨果奖,星云奖,斯特金奖,坎贝尔奖以及美国国内的所有科幻大奖。此人文理科生通杀,作品还曾入选过2016年度美国短篇小说选集。这个选集是很传统的纯文学作品选集,一般很少有科幻作家的作品能够入选。

赞 (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