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阗:西域佛国是怎么建立的? | W.talk《万物说》No.59

这是万物说陪伴您的第59天于阗是中原佛教文化的源头之一,也是印度佛教与中原佛教的中间站。于阗崇佛之风极盛,史籍中多有记载。于阗国位置自古以来,于阗的佛教氛围都很浓厚,许多高僧曾停留于此。公元260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汉族僧人朱士行从雍州出发,西渡流沙河,抵达于阗,并在此寻得原本梵文经书。他在于阗二十余年,手抄经书九十章。朱士行画像东晋高僧法显则是中国第一位到达海外取经的人。公元399年,65岁高龄的法显从长安出发,穿越西域到天竺寻求戒律,历经14年后归国。《佛国记》是法显万里旅途的记录。法显相传于阗国王本是阿育王之子,因出生时因面带权势之相受阿育王妒忌而被抛弃,后被方护法神毗沙门和功德天女利以地乳养活,并取名为地乳,长大后送与汉王做养子。地乳与汉王的子嗣们发生冲突,带领部分人口及军队离开于阗,另找别的地方建国。地乳后在于阗遇见被阿育王放逐的臣子阿摩支,他们达成共识,双方一起管理于阗。阿育王1900年代,英国考古学家、探险家斯坦因赴新疆考古,发掘尼雅遗址,根据遗址中的一份古文件,他提出于阗建国的另一种猜测:塔里木盆地的远古居民是来自塔克希拉(Taxila)的移民,他们征服了于阗(Khotan)并在此殖民。于阗古国是一个佛教国家,将其建国神话与佛教故事联系也并无可能。但无论是神话还是考古,都指明于阗与古印度是有关的。尼雅遗址古时的西域、天竺,被视为佛教的发源地,汉族僧人历经万千磨难也要抵达圣地,获得佛法启迪。在中国西藏,至今在仍有非常多的藏传佛教信徒围绕着圣山圣池转山,或是在有生之年去布达拉宫朝拜。朝拜对宗教,有人支持,有人反对。如英国思想家培根就认为:“宗教是防止生活腐败的香料。”反对者如列宁认为:“宗教是终身给他人劳作、为穷困和孤独紧压着的人民群众到处蒙受的精神压迫的一种。”培根在如今这个科学技术、理性思维盛行的时代,宗教信仰是否还需要呢?请登陆万物启蒙APP,收看《万物说》第五十九期《于阗:西域佛国是怎么建立的?》也欢迎到万物启蒙APP社区讨论:对人类社会发展而言,宗教所起的作用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为什么?想了解更多知识欢迎在万物启蒙APP中一起来探索·中国的奥秘·

赞 (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