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中作乐的诗句(小艾诗语 || 苦中作乐的短暂修行)

苦中作乐的诗句
点击蓝字关注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如果云知道 许茹芸 – 钢琴记事簿 –>

花了两天的业余时间细细品读了迟子建的中篇小说集《别雅山谷的父子》,期间时常感动到落泪。不因为作者身上的光环(矛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百花文学奖获得者等)而特别高看,只是实实在在地被文字和内容本身打动,细节的描写里饱含温情,平叙的故事中蕴藏厚重。这是难得的体验了。
《亲亲土豆》,开篇那么平常的叙述,大约是被琐事干扰,大约是觉得不会有什么生动的情节展开,前两页在断断续续中读下去,终于坐下来往后翻看了,便欲罢不能。有别于一般的煽情描写,仿佛把真实的生活场景搬到了书中,底层民众的坎坷无奈而又自得其乐的生活境遇跃然纸上。土豆,是礼镇人们的衣食来源,也是主人公夫妇秦山和李爱杰的情感纽带,对已然拥有的默默珍惜,对莫名失去的不悲观绝望,普通百姓的日子因此而生动和丰盈。如果不走进去,以高高在上的同情甚至怜悯的姿态去旁观,怎么能展现活生生的生命本身应用的精彩呢?

这样的情结,在第三篇《踏着月光的行板》中也有类似的体现。读着读着,明明应该为主人公的命运抱不公,却又和打工夫妇王锐、林秀珊一样——在多次往返却不遇里未曾放弃——仍然期待最美的遇见。生活可以没有惊喜,但不能少了付出时的感动。
《布基兰小站的腊八夜》,围绕着小站提速的列车能不能稍稍停留而展开故事。故事里的人物一个个出场,人们的脚步跟不上提速的列车,人们的无奈无法通过自身排解,人们的命运似乎都受制于这个时代的改变,被众人给予厚望的神灵的化身“云娘”也束手无策……最后,老犬嘎乌出于本能的忠于职守,把故事化悲为喜。一切仿佛都是跌宕起伏的人生意外,一切又是那群善良的人们应得的成全。
《采浆果的人》中,人们本来有自己的生活节奏,该播种就播种,该采浆果就去采浆果,顺应自己的内心便是快乐,开始刻意去追求的时候,反而得不偿失。比如,苍苍婆在人们的讥笑中放任自己吃都柿而多次醉倒,却活出了童话般的恣意;比如,弱智的大鲁、小鲁兄妹,不懂得追求眼前的利益去采浆果,只遵守父母的遗言里按部就班地收割、播种,却成了最幸福的人。而那些为了直接到手的现金就放弃秋收跑到河边争夺浆果的人,只能在突降的风雨里,哭对掩埋于地下的收获。能够坚持自我的人,多么美好!

压轴的篇目《别雅山谷的父子》,以白山黑水的东北大地为背景,通过鄂伦春族父子之口,回顾了两代人关于猎杀和克制的生动故事,将那片充满神秘和灵性的土地展示给读者,独特的生命状态和敬畏自然的淳朴山里人,看上去是离我们很遥远的存在,却又分明让人从两个互为对照的家庭里看到了振奋人心的希望。而几十年的光阴就在父子俩的回忆里匆匆流逝,人生啊,不过是一场苦中作乐的短暂修行。
此前也读过迟子建的文字,大概从来都没有真正静下心来过,感触竟然从来没有如此深刻。于是,打算取下书架上的那本《额尔古纳河右岸》,重新研读。
好的书写,源于有温度的文字;而温度,源于作者的一腔热血,并融于故事、洒于细节。好的阅读,源于有深度的思考;而思考,源于读者的静心研读,始于文字、终于情怀。





        艾院,中华诗词学会和上海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上海朗诵协会会员,阳光诗品执行主编,大江文苑顾问。作品散见于《诗词中国》《新民晚报》《上海诗人》等,已出版个人诗集《艾草集》《蜜语》和中短篇小说集《诗裂》。

作者著作

小艾诗语 || 这是独立的领地,只饲养才情
小艾诗语 || 表白尘世,换取空灵
小艾诗语 || 多像白色花瓣在午夜凋零
小艾诗语 || 和一个个瞬间  徒手相握
小艾诗语 || 用尽量煽情的方式  相互感动
小艾诗语 || 扯一把春光,挽留繁花

苦中作乐的诗句相关文章

赞 (0)
版权声明